9月26日,德国《商报》援引欧盟高级官员消息称,欧盟委员会计划在未来几周内对中国钢铁及相关产品加征25%至50%的关税。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由于全球产能过剩影响利润,欧洲钢铁行业难以在减碳方面注资。欧盟将提出一项新的长期贸易工具,以取代即将到期的钢铁保障措施。欧盟委员会主席:欧盟将引入新贸易工具来长期限制钢材进口
据了解,现行保障措施采用钢铁进口配额机制,超出配额部分需缴纳25%关税。据介绍,欧盟钢铁行业遍布22个成员国,拥有约500个生产基地,提供超过260万个就业岗位。2024年欧盟进口钢材约2460万吨。
这项制度相当于进口配额制度,据了解,给中国钢铁产品的进口配额大约在350万吨。
由于国际贸易规则,欧盟目前无法将这些保障措施延长至2026年中期之后,委员会预计将在今年第三季度末公布这些新措施。欧盟自2019年起实施钢铁保障措施,以防止贸易转移和进口激增对本地钢铁生产商造成经济损害。此后,欧盟多次对该措施进行调整,包括市场适应性评估及延期审查。最近的一次延期审查决定将该措施延长至2026年6月底。
今年3月,欧盟委员会发布“钢铁与金属产业行动计划”,旨在增强行业竞争力,应对美国钢铁关税的潜在影响。该计划聚焦六大核心领域:确保清洁且可负担的能源供应,防范碳泄漏,强化和保护欧洲工业能力,推动金属资源循环利用,保障高质量工业就业,通过主导市场和公共支持降低投资风险。在强化和保护欧洲工业能力方面,欧盟委员会提议自2025年4月1日起收紧现行的钢铁保障措施。
同时,欧盟钢铁生产商还面临美国征收的50%高额关税,使得欧洲钢厂面临多重压力。
2024年,中国对欧盟出口钢铁产品368万吨,仅占总出口量的3.4%,只有越南的四分之一左右。
欧盟和美国并非中国钢铁产品的主要出口目的地。
2024年,中国钢铁产品最大的十个出口国分别为:越南、韩国、阿联酋、泰国、印尼、菲律宾、沙特、印度、土耳其、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