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向社会公布《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新疆篇)(以下简称《目录》)产业释义。符合相关条件的企业将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
《目录》(2025年本)主要有什么作用,能给新疆带来什么,又该如何用好它?
█ 国家给予的特殊“政策礼包”
《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政策之一。《目录》界定了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适用范围,也是企业能否享受该政策的核心依据。
自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出台《目录》以来,国家先后三次发布修订实施。各省区根据各地情况,“量身定做”产业发展路径,通过差别化产业政策,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补齐发展短板,对企业可降低成本,从而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
据悉,《目录》(2020年本)实施以来,西部地区共减免企业税收超4000亿元,仅新疆就有8000余户企业享受到了税收优惠,累计减免税款700多亿元,对引导社会投资、承接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次《目录》新疆将现代农业、绿色能源、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有一定基础、发展势头好的产业纳入,特别是农业、医药生产等领域扩大了享受范围,培育科技创新、绿色低碳、产业跨界融合等先进生产力形态,吸纳纺织服装、玩具、箱包、消费电子、特色工艺美术产品、民族乐器制造等可带动群众就业增收较多的产业,从而培育劳动密集型产业,推动产业和就业相互促进。
█ 如何用好《目录》(2025年本)?
鼓励类产业是鼓励和支持发展先进生产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的技术、装备及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是对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有积极带动作用的“优等生”企业的专属奖励,不是针对所有企业的普惠政策。
鼓励类企业指的是主营业务收入在《目录》(2025年本)规定的产业项目范围内,并且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60%以上的企业,到2030年12月31日之前,可以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 与“十大产业集群”战略布局高度契合
《目录》(2025年本)将国家赋予的特殊优惠政策与新疆资源禀赋相结合,与“十大产业集群”深度融合,与其直接相关的条目高达41条,明确了我区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向企业和投资者传递了新疆发展“十大产业集群”的信心决心。
对新能源装备制造、储能技术、清洁能源开发等领域的支持,与新疆“十大产业集群”中的新型电力系统产业集群高度一致;
支持新疆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与新疆的先进制造和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战略布局高度协同;
对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现代煤化工等产业的支持,与新疆的煤炭煤电煤化工产业集群建设相呼应;
支持新疆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和综合开发利用,这与新疆的绿色矿业及加工产业集群建设高度契合;
对纺织服装产业的支持,与新疆的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战略布局一致。
█ 如何申报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
在新疆从事生产经营的各类内资企业,在符合市场准入政策的前提下,可以在国家现有的产业目录或《目录》(2025年本)新疆篇中选择对应的条目,符合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政策的纳税人,采取“自行判别、申报享受、相关资料留存备查”的税收优惠办理方式即可享受税收优惠。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自行判别符合优惠政策条件且享受优惠事项后,税务机关开展后续管理时,企业有义务提供留存备查资料,并对留存备查资料的真实性与合法性负责。
《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2025年本)》新疆篇及产业释义节选:
1.农林牧渔草产品开发、生产和加工(含葡萄酒、饮料),花卉、芳香植物、沙生植物的生产及深加工,耐盐碱特色品种选育、推广和种植
主要指:农林牧渔草等产品(其中包括葡萄酒和饮料)的技术研究与开发,以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提高附加值为主的增值加工。以花卉、芳香植物、沙生植物为主,具有医疗保健和药用价值植物的种植、加工生产,以及提取物为主的精深加工。新疆耐盐碱植物品种培育、引进、驯化,国内外先进品种种植开发和技术推广。
2.农业资料(化肥、高效安全环保农药、农用化工、高效鱼畜饲料等)开发生产
主要指:化肥、生物肥、天然肥,高效安全环保农药,农用塑料化工及灌溉耕种材料,高效鱼畜禽等养殖用饲料、饲料添加剂等的技术开发与生产加工。
3.农林牧草等作物种植、养殖、精深加工、采收等机械化技术开发及应用,以及相关农牧机械设备组装和相关零部件的开发、制造
主要指:农林牧渔草等行业种养植(殖)、生产加工、采收等机器设备的技术研发、新技术应用、相关机械设备组装加工制造,及其相零部件的开发、生产制造。
4.日处理甜菜3000吨及以上食糖生产线,甜菜糖精深加工及废糖蜜、甜菜渣等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主要指:日处理甜菜能力达3000吨及以上食糖生产,以甜菜糖为原料的精深加工产品生产,以及废糖蜜、甜菜渣等副产品生产食(药)品、饲料、建材等综合利用后续产品的生产。
5.节水型渔业养殖及盐碱地(水)渔农综合利用生态养殖模式示范与应用,微咸水(2—10g/升)技术开发、利用,池塘鱼菜共生
主要指: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采取一水两用、一水双收的节水型渔业养殖技术开发生产。通过以渔降碱,利用盐碱地(水)进行渔农综合开发利用种养休闲一体化开发示范经营,以及引进技术和开发模式进行生产。科学开发、利用、应用微咸水(2—10g/升)技术进行生产、种养殖,以及利池塘进行鱼菜、果共养生产、开发……